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经过多年努力 野生动物“活化石”普氏野马种群逐步恢复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23-08-17 16:51:42

央视网消息: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野生动物的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普氏野马是有着6000万年进化史的野生动物“活化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濒危大型野生动物。受盗猎和环境因素影响,这一物种在我国曾濒临灭绝。


(资料图)

1985年,我国启动了“野马返乡计划”,引进国外野马,在新疆、甘肃成立繁育基地,逐步恢复和重建普氏野马野生种群。2010年、2012年,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放归了28匹野马。经过十余年的生态保护和自然繁育,截至今年七月底,保护区的野马数量达到102匹,其中最小的还没足月。

再过一个月,也就是9月中旬,保护区将把10个种群的40匹野马,从现在的半散养区域转场到30公里外的纯野外环境,真正实现自然放归。

关注普氏野马放归自然:野马返乡 40年只为回家

从1985年我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再到下月中旬启动野马“回归自然”行动,近四十年的时间,林业工作者坚持这一件事就是让野马回家。我国的野马如何到了国外,又是什么时候回国的,回国后经历了哪几个步骤?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

在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66岁的李岩尽管已经退休多年,但仍然会不定时地到原单位看看,最让他割舍不下的就是中心繁育的这些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和甘肃地区,1878年,外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野马并获取了标本,普氏野马因此得名。随后,普氏野马被猎捕到国外,加之生态环境恶化、战乱、经济活动加剧等原因,野马的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锐减,最终于上世纪中叶在野外灭绝,目前仅存的野马也都是流失国外野马的后代,长期处于人工饲养环境。

1985年,我国启动了“野马返乡计划”,先后数次从英国、德国和美国引进普氏野马,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和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进行繁育保护,逐步恢复和重建普氏野马野生种群。

野马刚到达中心时,由于缺乏相关材料和经验,繁殖规律、饲养管理、疾病预防,所有的流程只能靠工作人员自己摸索总结。

近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心安装了全景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监测,也可以捕捉更多野马生活的细节。

2010年9月,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继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后的第二个普氏野马放归基地。2010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自然散放普氏野马28匹。十多年来,野马繁育数量持续增加,截至今年7月,保护区野马达到102匹16个种群。

为实现原林业部制定的“野马返乡计划”路线图最后一公里——自然生活,今年9月中旬开始到2025年,甘肃省符合条件的普氏野马将分三个步骤陆续放归自然生活。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保护监测科科长 窦英杰:具体在2023年,把现在现有西湖(保护区)的102匹野马,不带幼驹的种群先放归掉;2024年的时候,把剩余的野马种群全部放归到大小马迷兔这一带;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把甘肃濒危动物中心的部分野马,还有瓜州(安西)极旱荒漠保护区的全部野马放归在我们这儿。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