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展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南海人文历史陈列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面,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唐宋以来,中国政府将南海诸岛纳入版图,设府管辖;设置水师,巡海守卫;拟定地名,持续管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非法侵占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实施管辖,南海建设日新月异。通过三沙岛礁360°全景高清互动(VR影像展示)让观众在展馆中感受千里之外的南海之美。
地点:南区1、2号展厅
2.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
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于1996年发现,1998-1999年试掘,2007-2008年正式发掘,出水文物逾万余件,以陶瓷器为主,另有铁器、木质船板以及少量铜器残片。展览以华光礁Ⅰ号沉船为核心,立足于沉船本身,通过数万件出水文物和沉船结构剖析展示,对沉船的发现、出水、船体、船货等信息进行全面释读,面向南海、以小透大,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帆樯鳞集、梯航万国的恢弘历史,凸显了南海在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历史地位。
地点:南区3号展厅
3.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中国沿海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90年代国家文物部门组织实施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一批古代沉船遗址和水下文化遗存,出水了大量陶瓷器、历代铜钱及石雕制品等遗物。21世纪初,在南海海域对宋代“南海Ⅰ号”“华光礁Ⅰ号”和明代“南澳Ⅰ号”等沉船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水了十分丰富的文物,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次展览重点展示了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及在南海海域的主要水下考古成果。
地点:南区5、6号展厅
4.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
踏入展厅,便似进入了渔村,以琼海潭门渔村为原型的村庄速写,凝炼渔村的各种要素——椰林环绕的珊瑚石居所,村头小庙前的袅袅香烟还未散去,似乎祭海的人刚刚离开,榕树下织鱼网的人们,村庄空地上晾晒的鱼获,满满的海味扑面而来,将观众带入别样的空间。迎门处,“做海”的展标下一艘饱经沧桑的木船静静停靠,既为观众提供观展指引,也令展览别致清新。用装置艺术呈现人文展览,是此次展览的一次大胆尝试。
地点:7号展厅
5.南海自然生态陈列
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区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在广袤海域中散布着众多岛、礁、滩、沙。《南海自然生态陈列》利用光、影、声等展示手段,结合触控、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以“南海记忆”“南海花园”“南海宝藏”“南海风云”“保护南海”为主题,通过海洋生物标本、陆地生物标本、矿物与活体海洋生物等动静结合的展示内容,全面、集中地展示了南海自然生态、生物与资源的多样性。近300种海洋鱼类与海洋哺乳类,200余种贝类与螺类,50余种珊瑚,40余种虾类与蟹类,100余种鸟类,26种两栖爬行类,39种蕨类与被子植物,17种矿物与化石,将为您铺开一幅广袤、深邃与富饶的南海画卷。
地点:南区10号展厅
临时展览
诗画彩瓷——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长沙窑瓷器展
此次展览延续本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主题,以长沙窑文物为切入点,精选本馆与湖南博物院唐代长沙窑相关藏品178件(套)展出,为观众了解长沙窑提供一个崭新和立体的窗口。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至2023年8月26日
展出地点: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北区二层8号展厅
展厅分布
推荐查询:中国南海博物馆门票预约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